6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来苏调研苏州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调研座谈会在我校玄德楼210举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部副主任郑成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部经营主管张欢,中关村超互联副秘书长、长城国际华东事业部总经理王飞,中关村超互联副秘书长、大有科融集团青年志愿者公益部负责人段磊磊,中关村超互联秘书长助理、运营中心主任李浩,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副校长沈宗根、苏州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邓建平、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郑广成、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学院副院长吕亚男、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过梦旦,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职教处副处长顾沈静,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权俊良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我校党委委员、智能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杜梓平主持。

座谈会上,权俊良从发展历程、机构设置、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办学情况。他表示,我校将从锐意改革,成为体制创新探路者;坚持区校协同,成为产教融合排头兵;专业联动,成为集群发展示范者;素质融合,成为跨界培养首创者;教科研彰显实力,成为行业标准领跑者等方面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随后,在苏高职院校代表们依次介绍了各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与办学经验、人才培养特色及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与问题。
郑成宏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九刊两报一网”的基本情况,相关栏目设置,并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活动策划方面探讨了与在苏职业院校的合作点。

李浩介绍了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的基本情况。他表示,“超互联”是全面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打造超级互联的基础设施系统,可提供充沛便捷的电力和算力供给,引领超越互联网的产业生态新范式,同时他还介绍了联盟的九大服务,希望未来能够携手在苏高职院校一起打造世纪互联新生态。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首次来到苏州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座谈,这次活动可以被喻为一次“破圈之行”,不仅标志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苏州高职院校学术研究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对教育多元化、学术跨界交流的积极探索。会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智能管理学院就职业院校发展、长三角AI培训基地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洽谈,与会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以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苏州乃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